第231章 海龙一号

3个月前 作者: 大辉有熊
    鸡蛋清光刻胶的问题解决后,周博在晶圆厂又逗留了两周,对产线各个环节进行调试和优化,将试生产的良品率一路提高到85%。


    虽然和沪江90%的良品率还有差距,但也非常不错了。


    将来量产后,还可以逐步优化,达到更高良品率。


    晶圆厂工程走上正轨,周博松了一口气。


    随后几天,他又分别在粤州核电站、粤州机械厂、粤州钢铁厂等几个重点项目指导工作,解决各种技术问题。


    在粤州足足呆了一个月后,一通电话才把周博叫回沪江。


    这时候已经是四月份,沪江的天气也暖和起来。


    兵工厂内,周博一回到7号车间,大鹏就抱怨起来。


    “周院士,你倒好,一走就是两个月,当甩手掌柜呢!”


    周博正色道:“我这是信任你,要是一般人,我能这么放心吗?


    你经手的可都是国家重点工程,航空发动机,潜艇发动机。


    要是其他人,我是半步也不敢离呀!”


    大鹏这家伙是个顺毛驴,周博这么一夸,顿时笑逐颜开。


    “这倒也是,你评价一下,以我的技术水平,放在全国来看也是顶尖水平了吧?”


    “必须的!”


    “呵呵!”


    “而且,留你在沪江是享福的,知道龙江省野外勘探有多苦吗,泼水成冰呀,晚上我都不敢出去撒尿。


    还有粤州,那边老热了,天天下雨,蟑螂都这么大个···”


    “咿,我最膈应蟑螂···”


    周博一顿忽悠,才打消了大鹏的怨气。


    随即脸色一肃,问道:“螺旋桨怎么样了!”


    大鹏拍拍胸脯:“圆满完成!”


    周博点点头,这一次回来,就是接到了小黄老的电话。


    几天前,核潜艇的分段建造终于完成,同时,声呐,推进,武器等子系统也陆续完工。


    最关键的是,第四小组的动力反应堆验证通过。


    对核潜艇来说,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所以,周博一接到电话,就急匆匆的赶了回来。


    当晚,直径8米的螺旋桨被装上专用拖车,连夜秘密送到沪江船厂。


    与此同时,一件更为机密的设备——小型核反应,在一个加强营的保护下,从501厂出发,运往沪江船厂。


    第二天一早,周博和大鹏坐上一辆车,一起往船厂驶去。


    到达船厂时,建造核潜艇的秘密船坞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


    核潜艇的密级比万吨大驱还要高一级,和蘑菇弹是一个级别的。


    周博一到,陈君威和黄老立刻将迎了过来。


    “这阵势可真不小呀!”周博开玩笑道。


    “当然了,这可是人类第一艘核潜艇,里面随便一个部件,都代表当今蓝星最高技术水平。”黄老自豪地说道。


    陈君威正色道:“不小心不行呀,鹰酱和毛熊对核潜艇的情报可是垂涎三尺,我们在船厂周围已经抓了十几个特务了。”


    边聊边走,三人就进入船坞内部。


    迎面便看见了一个庞然大物。


    清晨的阳光穿透船坞天窗,在尚未合拢的外壳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艘钢铁巨兽静卧在干坞内,仿佛一头蛰伏的深海巨龙,不怒自威。


    核潜艇的型号被定为101。


    事实上,核潜艇定型后,海军对舰艇型号重新进行了编排。


    万吨大驱型号定为011,原来的001导弹艇,改为021。


    001留给未来的航母!


    101设计参考后世094核潜艇。


    全尺寸长133米,宽13米,高10米。


    水面排水量约9000吨,水下排水量约一万吨。装载jl-1潜射导弹,射程约7500公里。


    围着101转了一圈,周博连连点头。


    虽然四周的脚手架有些影响颜值,但依然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


    这时,一个巨大的拖车拉着一个庞然大物进入船坞。


    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站在车头顶上,手持喇叭,指挥拖车开进船坞。


    “好,往前走,慢点,左拐一点,好···”


    陈君威道:“反应堆来了,我们让一让,这也是个大家伙!”


    周博道:“车顶上是谁呀?”


    小黄老点点头:“他就是徐浪,第四小组的组长。”


    周博一愣。


    徐浪算是朱老的师弟,和朱老前后脚从鹰酱返回,担任动力堆小组的组长。


    周博和徐浪一直保持电话联系,但一直缘悭一面。


    不过,徐浪这个做派,很对周博的胃口。


    身为反应堆总工,高级科学家,没有一点知识分子的架子,爬到车头上大呼小叫。


    这是个实干派!


    随着拖着稳稳停下,徐浪从两米高车头上一跃而下,随后来到几人面前。


    “黄院士,陈厂长,这位是?”


    “我是周博!”


    一听周博的名字,徐浪明显惊了一下,随即热情地伸出双手。


    “周院士,我终于见到你了,你可是我的偶像呀!”


    周博被搞得一愣。


    这个徐浪,性格和一般夏国人还真不一样,热情开朗,多少有点浪!


    “咱俩电话没少联系,没想到你本人这么幽默!”


    哈哈——


    几人都笑了起来。


    随后徐浪道:“各位,一起来看看海龙一号吧。


    全球第一台动力反应堆,闪亮登场!”


    众人来到海龙一号反应堆前,瞻仰着这个大块头。


    海龙一号直径12米,高10米,重量180吨。


    显然,要把这个庞然大物塞进潜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时,海龙一号周围被厚实的防护结构包裹,以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


    舱室内壁涂成白色,密布冷却剂管道和蒸汽管路。


    徐浪在一旁介绍道:“经过优化设计,海龙一号功率达到18万千瓦,相当于一个大型发电站的功率。”


    “仅需少量核燃料即可长期运行,换料周期约10年。”


    “如果不考虑其他补给,无需浮出水面,即可连续航行数月甚至数年。”


    小黄老看得眼睛放光,核潜艇有了反应堆,就算有了一颗大心脏。


    周博笑道:“那就抓紧安装吧!”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