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三姓家奴郭节度

3个月前 作者: 天下无二汪
    作为辽宋边境重镇,雄州城虽然只有七里城周,但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军事堡垒。


    外墙夯土覆砖,四个城门全是双瓮城,形制和蔚州城相似,但是城高墙厚池深,相比更加坚固。


    为了避免被四面合围,还在城东南角建了一座城寨,砖木建筑夯土墙的外寨,作为遮掩南门的臂助。


    说白了,就是万一雄州城守不住,城内的将帅撤出城时,城外也有个掩护,不至于被堵死在城内。


    雄州城内本就有一万河朔守城军,投石炮、床子弩、狼牙拍等这些防御器械,城头城下备的密密麻麻。


    蔡攸的亲军一万步骑也驻扎在城内,城外还有步骑三万的武泰军。


    城内和城外的寨子内部都有深井,水源不会被断,粮草柴薪更是不缺。


    怎么看都是“固若金汤”。


    秦易、刘大平通过情报,掌握雄州城兵力、防御情况后,都准备当成征宋的第一场硬仗来打。


    为了确保战役发起的突然性,锦衣卫控制的“宋间”,还展开大规模的战略欺骗。


    白沟河架浮桥的操作,更是在后方演练了数十次。


    包括骑兵、炮兵、步卒的过河序列,都通过演习一再修改,以确保前后连接流畅。


    两架飞艇的定点轰炸,更是演练无数次,先是模拟弹熟了之后换实弹。


    演兵场上当成雄州城的土城,被又烧又炸,摧残的不成样子。


    按照朋哥儿的估计,这一战胜利是必然的。


    但是要尽可能的全歼雄州城内城外五万大军,避免乱兵四散,今后处理起来麻烦。


    把这一大坨宋军主力吃掉,再搞定后面高阳关守军仓的万余守军。


    剩余各城如霸州、定州的万余河朔军只有坐以待毙。


    整个河北路,真正能称得上正规军的宋军只有七万余,而其中七成多被蔡攸集中在雄洲城。


    这也让“闪电战”模式的明军,省了大事!


    只要拿下雄洲城,大宋北境的鸡蛋壳就被敲碎了。


    直捣汴梁城这一千三百里的进攻线路,可以说是阅兵式的行军。


    对易哥儿和大平子来说,城外寨子中“武泰军”是值得重视之敌。


    怨军作为骨干,战斗力再弱也比宋军要强上三分,更何况蔡攸不惜代价的优先武装。


    大宋仅有的一些库存和新制的精良步人甲,陆陆续续给武泰军调拨了三千套。


    昂贵的三千匹战马,眼都不眨的拨给郭药师,而且给的粮饷是足额,年节还加赏。


    按照常理,武泰军必然是成为雄州防线的一支“劲旅”。


    为此,第一步就是派出整个辽东骑兵师,万骑三面合围外寨,就是想堵住武泰军的后路。


    把他们逼进雄州城,等大军齐至后,八面合围。


    然后通过重炮轰城加飞艇轰炸,一举围歼之。


    朋哥儿只提了一个建议,让其中一艘飞艇留些传单,在安全高度往城寨里洒一些。


    这也是题中之意,自然得到了执行。


    没人比穿越者更清楚,原本历史线上,郭药师这个“三姓家奴”,先降辽(怨军反叛时背刺首领)、又降宋、再降金。


    最后成为金军攻宋的急先锋、带路党,一生作恶无数,最后不得好死。


    所以,比大金更强势的大明出现,你猜他会不会为大宋“尽忠”?


    “快快快!把红绸子划开,绑在旗杆上……”


    “别墨迹,快把宋军旗号都扔了,咱们节度弃暗投明了……”


    ……


    勒马横槊的飞哥儿,正在注目观察敌军一处大寨门。


    郭药师手里也有三千甲骑,虽然是单骑,但万一突然出寨逃窜,必须予以全歼。


    “嘶!他们怎么换赤旗了?”


    憋足劲的一拳,结果打在空处,让飞哥儿郁闷至极。


    “保持戒备、谨防有诈!”


    “是!长官!”


    ……


    “报!陛下!武泰军阵前易帜,郭药师请求面圣,秦帅请示,您要不要见一下?”


    在近卫营千骑护卫下,威风凛凛过桥的大明皇帝汪朋,对跑来请示的通信兵只说了一句话。


    “告诉易哥儿,不见!按老规矩办!”


    在前线的秦易,接到师父回话后,讪笑着摇摇头。


    之前只想着怎么往死里打,真没想到武泰军会整这一套。


    就这么降了?我特么还没发力呢?


    对了,常封呢?


    他当年也是怨军渠帅之一,跟郭药师等人熟悉些,安排他出马受降就很应景。


    “传令:参将官常封,带燧发枪二营到指挥部接任务”。


    “是!秦帅!”


    ……


    常封又升职了,让很多同期“入伙”的人,羡慕嫉妒的不要不要滴。


    这就是被大佬们记住的好处,大明军人都肯拼命,但是需要拼命的重要任务奇缺。


    大佬们为了万无一失,当然首选自己觉得靠谱的人,所以他的晋升之路就会比别人更加畅通。


    不过,关键是你要有真本事,能把长官交代的任务,完成的漂漂亮亮才行。


    常封凭借奇袭辰州城的大功,加上在明金大决战中优异的表现,在战后叙功中获得连升两级。


    当然,他也是搭了大明陆军再次大扩军的顺风车。


    如此智勇双全的悍将,自然成了香饽饽。


    燕京师总兵官黄明勇,硬是想方设法,从云州师总兵官万艾手里挖到了墙角。


    燕京师、燕京团是军中第一团,大将军炮是第一批装备,燧发枪当然也是第一批换装。


    二级参将官常封,被任命为燕京团的二营坐营官,麾下八百燧发枪兵。


    接到秦帅的命令,他立刻集合二营,跑步前进赶往前敌指挥部。


    秦易如此这般如此这般的交代一番,胸有成竹的封哥儿,一脸坏笑的带着手下弟兄,前去敌营受降。


    “幺二幺、幺二幺……”


    “咔咔咔咔!”


    最新换装的燧发枪兵,除了更换手里的家伙事,连原来的灰色暗甲都换了。


    一水的红色布面半身甲,还是两面穿,内里是黑灰色便于夜袭时反穿更隐蔽。


    这是军工部门为本次换装特制的军服,同期换装的还有骑兵部队,代表着大明精锐与众不同的身份。


    连碟形盔上面的红缨,也换成了更为嚣张的“鹖羽”,这是学汉武帝的“羽林军”。


    所谓“羽林者,谓其为国羽,如林盛”。


    八百人一个营头不算多,但是齐步跑时步调一致、队形严整,衣甲鲜明,这气势一看就是精锐之军。


    这让站在营外恭迎的郭药师和三个领兵大将,原本忐忑心情,暗暗松了口气。


    降军最怕不被重视,那就意味着未来前景黯淡。


    如此衣甲鲜亮的精锐甲兵,必然是对面统兵大帅的亲卫部曲。


    “罪臣(罪将)参见将军!”


    ……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