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收匈奴

3个月前 作者: 关山路
    乌孙。


    乌孙,与匈奴有刀兵,但也有助力,相爱相杀了属于。


    但如今,乌孙强,匈奴较弱。


    更别说几代单于相互拼杀,北匈奴早已山穷水尽了,大月氏也敌不过乌孙,故而,这边近乎乌孙独大。


    而曹操作为曾经的正统丞相,以这名义保卫武威是一定可行的。


    况且乌孙王受司马昭千金万银,让他必须拱卫威武。


    司马昭不清楚中原局势会不会平定。


    但如今来看。


    已是蜀强魏弱吴次之。


    司马昭的战略转变为助吴抵蜀,缓图中原。


    兵马、粮草等问题,那是不缺的。


    但缺少的是十年后、二十年后的人口赋税。


    司马昭不仅向乌孙画饼,也给张渊、虎寻画饼,其言:“若可西击蜀,则可封王拜相。”


    宛城吃不吃这饼不重要。


    关键是决战时期,司马昭不能出错。


    而乌孙实打实吃了这张饼。


    乌孙王以十万精锐拱卫威武。


    “上将军。”


    这消息当然很快传到了马超这边。


    马超仍在天水郡驻扎,其弟马岱率军为前锋。


    赵义入帐:“上将军。”


    马超看着沙盘:“过去的一年没有啃下这地方,真是本将最大的失误。”


    也不能全怪马超。


    马超在钱粮极大的条件下居然还能将西凉慢慢拖走,一方面是马超确实是将才。


    另一方面,也是马超战略性放弃了攻打一部分魏主力军队。


    “上将军,此非上将军过错。”赵义也明白,这些地方打不下来跟后勤关系很大。


    “休屠王、浑邪王两部乃匈奴大部,若能拿下,制衡乌孙,如何?”马超没有回答刚才的话。


    “或者以大月氏?”


    马超再问。


    赵义深思:“大月、匈奴甚至是乌孙,与我大汉皆有盟好,但实际,从武帝之后,我等对于这边控制力度根本不够。”


    “上将军,此番,是意欲再打通河西走廊?”


    马超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地图:“商业贸易难道不重要么?”


    “大汉的丝绸可是不缺的,我川中蜀绸也好,日后决战拿下东吴的江南之地也好,这般丝绸卖给国内价格或许较低,可是出口西域,那价格可就翻倍了。”


    马超仔细思考道:“还不说往来贸易需要的好马,北上需要的是优质的良马,难求啊。”


    “我作为凉州牧,莫非此等往来,不是我所需要的么?”


    见赵义点头马超紧接着补充:“日后赏赐兵卒、官员,我身为凉州牧不能一点钱都拿不出来吧?”


    “将军所言在理,可是,打通河西走廊,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打通的,将军,我等需长远考虑。”


    可只见马超大笑:“昔日霍去病,区区数千骑兵杀得匈奴人丢盔卸甲,丢那祁连、胭脂二山,今我虽不如霍去病,可我之兵将,远胜于霍去病,轻装简进有何不可?”


    赵义仍觉得:“将军,小心啊。”


    马超挥挥手:“我已上书丞相、陛下,势必要拿下此地。”


    “告知全军,轻装上阵,只带够三日的粮食,咱们打下哪里就吃哪里。”


    马超起身领兵。


    赵义只好跟随。


    荆州战局。


    果然,陆逊听闻汉军数路大军齐动心思难料,又收到,吕岱、步骘部请求援助:五溪蛮逆反,还望都督速击之。


    “啊?”陆逊大惊:“不说是小股叛乱?为何是五溪蛮之乱?这……”


    “为何不早早报来?”


    陆逊有些心急:“南荆兵马倒是不惧这蛮族,可是。”


    “陆胤!”


    “末将在!”


    “你!速带兵马五千!前去,立刻援助,必须要把兵马从五溪蛮那里解开。”


    “全面战争,差一支兵马,我都心慌。”


    倾尽全国的一战!


    双方都是,在这本就天下疲劳的时候,决战也就是如此时分。


    若蜀胜,则吞并东吴,横跨长江南部东西,两路并伐可夺天下。


    若吴胜,则天命在吴,数次大战皆乃吴所战,天下人心便将归吴。


    “对了,让柴桑兵马也援助过来吧,既全琮将军援助庐江,能调来的兵马通通调来!”陆逊要以军队优势来打这一仗。


    全琮部果中伏兵,急连攻之,全琮虽登,但损兵折将不计其数。


    况且朱然已兵败弃城而走奔向居巢与骆统会合,意欲率两军再战文鸳,可……全琮不知道啊。


    或者说,还没有人知道朱然的军队是如何派遣的。


    北荆南部。


    吴安大营。


    无论汉军如何挑衅,吴安就是不攻,主打一个王八战略。


    而且得知关张赵四位将军往夷道港去逼近枝江,根本不慌,派诸葛恪前去顶着,战略还是那个战略:龟缩。


    缩到多久呢?


    等到陆逊大都督认为可以进攻,那就进攻!


    况且手下士气不高,即使手下兵马数倍于汉军。


    说实话,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啊。


    甘隗等二代部将通通归吴安管理,包括老将凌统,当然,凌统肯定是对这个小辈没什么好气,即使之前是这个小辈救了他。


    荆州的局面还是那么平稳,陆逊不轻易出击,出击也只是稍微试探试探,绝不大规模进军。


    而麻烦的反而是西蜀这边。


    大汉兵马,粮草短缺问题那是相当严重,丞相已下达多次:可以围山打猎。


    只不过这打猎也没多少粮食,捞鱼就更不够所有人吃的了。


    对于汉军来说,反而是需要急速作战了。


    否则,就只能班师回朝,那也永远再也无法东出北上了。


    黄河渭水一线。


    司马昭未能阻止夏侯林渡河,夏侯林兵马驻扎白马欲攻濮阳。


    因,攻濮阳南可连叔父曹彰,西可与钟会接壤。


    三路兵马拿下濮阳之后,则一鼓作气可攻陈留许昌等地。


    则定中原,在夏侯林的视角看来,吴蜀只要开战,两军折损,无论谁败谁胜,自己都有信心一鼓作气拿下。


    这样,江山社稷还掌握在曹家手中。


    天下当姓曹!


    可是司马昭也不蠢,为什么愿意跟他在濮阳开战?


    兄长司马师可以援助,羊祜等人兵马也往这边赶来。


    而且此地决战有一个好处,粮食问题不用担心,濮阳是坚城,他夏侯林胆敢强攻?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