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军师

3个月前 作者: 房车齐全
    “跟你聊的越多,深入的越多,就愈发的觉的你不像是农民出身,说的话,做的事比好多有文化的人还要让人惊叹。”刘英说道。


    陈浩深不见底。


    她自愧不如。


    两人又说了几句,陈浩看了看时间,估摸着周高廉休息的也差不多了,这才跟刘英要了一壶茶水,敲响了周高廉住的客房。


    才敲了几声,里头就传来周高廉的声音。


    “稍微等会儿,我穿个衣服。”


    有些疲惫,但听着精神比饭局结束时要好不少。


    过了一会儿后,门打开,周高廉看着站在门前的陈浩,感叹道,“还是年轻好啊,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想我年轻的时候,喝这点酒,哪里说要休息?如今是不行了,才喝这些酒必须得要睡一睡,要不然脑袋迷糊的很,根本就没法谈事。”


    “进屋说吧。”


    他将陈浩让进了屋里。


    “别说,大酒店就是大酒店,睡着舒坦,不是一般招待所能比的。”


    这间客房就他一个人睡,任福生和司机小王被安排在另外的房间。


    级别高,手上握有资源,在哪里都能够享受到不一样的待遇。


    “周厂长,你是劳心,经常想事,伤神,劳力者只是身体累,休息休息就好了,是短暂的,但是劳心者是精神累,短时间内还无法解决困扰,是长期的。”陈浩将茶壶放下来,给周高廉倒了杯茶水。


    再顽皮的学生,一旦学习强度大了,犯困是很常见的事,做题比催眠药还管用,一做题就犯困。


    这间客房里头有卫生间,周高廉洗了把脸,脑袋清醒了些后,又将被子稍微叠了叠,这才坐下来。


    “你说话总是那么中听,你在座谈会上面说的那些话,关于有些经营状况不太好的单位,可能会被兼并,这个话有什么依据吗?”他想要确认一下。


    陈浩是不是从什么途径,得知了一些消息,才会在先前市酒厂的座谈会上面说出那样一番话。


    “这个是我自己分析出来的,并没有什么途径确定,只是根据现有的一些情况做出的推导。”陈浩说道。


    “我是花山公社,红旗生产队的村民,红旗生产队在搞分田到户,这个事在不少人看来是在单干,是跟政策相违背的,但是关于分田到户的文章,上了内参资料,得到了省里领导的关注。”


    “省里领导亲自去红旗生产队做了考察,还召集花山公社的一些领导干部开了会,给予了分田到户肯定和支持。”


    “这就表明领导是有意进行改革的,哪怕红旗生产队只是一个试点,但既然是做试点,就说明口子已经打开了,这个试点如果能成功,后续肯定会推广。”


    试点就跟典型类似,是上层释放信号的一个举措。


    “而改革必定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只是在农村进行,城里肯定也要进行改革,城里的改革方向,肯定会重点放在国营单位内部。”陈浩看着周高廉。


    “这一点,周厂长你应该有比较深刻体会的,领导调你去茅台厂任职,替换原先的厂长,就是为了让你对茅台厂的情况做出改革。”


    周高廉点点头。


    他喝了口茶水,政策方面的确是越来越宽松了,上面的领导的确是要做一些事情,对方方面做出改革。


    陈浩说的没有错。


    “改革总的思路就是增加企业的自主性,但是这种自主性肯定是有区别的,就跟我在座谈会上讲的,比较重要,比较大的单位,在改革方面会比较谨慎,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来自上级单位和领导的关注以及支持,也会更大,不会说经营状况不好,亏损了就放弃掉,如果真的放弃掉了,对社会,对民生,对国家影响太大,承担不起。”陈浩道。


    他脑中早就有思路,这会儿只不过是将思路跟周高廉说出来。


    先前在座谈会的时候,他就说了一些类似的言论,只不过是那会儿其他的白酒厂领导一个个义愤填膺,非常保守。


    他也就没有说的那么具体。


    这会儿当着周高廉的面,可以说的稍微具体点,让周高廉对他的印象更深刻。


    对付蠢人最好的法子,就是附和,不管对方说啥,就说对对对,跟聪明人,才值得深入交流,交换彼此的想法,互相启发,学习。


    “一些能源,矿产,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相关的单位,的确不能简单的以经营状况衡量。”周高廉点点头。


    “是这个道理,但是在其他的行业,特别是服务,食品,轻工等行业,肯定是会慢慢的向市场化发展,将这些小的,影响不那么大的单位丢到市场中去,让它们自己竞争。”陈浩说道。


    “有能耐的就活下来,没有能耐就被淘汰掉,也就是被兼并或者直接倒闭。”


    这些小的,不那么重要的单位,在获得更加宽松的政策的同时,也失去了国家的支持。


    都是有利有弊。


    改革实际上就是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一味的逃避,做鸵鸟,并不能对自身的状况有所改善,反而会因此失去不少机会。


    一些职工,包括部分领导,只想着有一份工作,旱涝保收,安安稳稳过日子,存在这种思想的,在改革的历程中,受到的伤害往往越大。


    指望有份国营单位的工作就能传宗接代,最后证明是一厢情愿,改革的浪潮里,不少人工作都丢了,下岗了,而激进的,脑子灵活的,胆子大的,赚的盆满钵满。


    在这股时代的浪潮中,一个月赚的钱比以往一年赚的还要多。


    “茅台厂虽然是酒水行业,但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应该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没那么容易倒闭。”周高廉道。


    他被陈浩说的有点心慌慌。


    按照陈浩的意思,茅台似乎也会被兼并,倒闭。


    毕竟酒水行业也不是啥非常重要的行业。


    “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化,茅台得到了领导的鼓励和支持,这是茅台的优势,但得到领导支持和鼓励的不仅仅只有茅台酒。”陈浩道。


    “茅台无论是在产量,还是销量方面,都还不是第一,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所谓很大的进步空间,实际就是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产量方面,按照你的建议,按劳分配,奖罚分明,多劳多得,的确是提升了产量,但机器设备很落后,想进一步提升产量,得购置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才行。”周高廉道。


    “我这次过来,开座谈会,见见行业内的各位同志,其实就是想看看哪家酒厂有没有设备,可以转卖给茅台。”


    他把陈浩当成了军师。
关闭
最近阅读